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当美国正在为获得稀土“发愁”的时候,巴基斯坦突然送上门来,给了特朗普一个意外惊喜。
日前美国和巴基斯坦签署战略协议,将国内稀土批准向美出口,缓解了美军工业的燃眉之急。
美国的“稀土合作计划”前段时间出了点“事故”,起因是今年美国稀土厂商和巴西达成意向协议,两国准备合作开采稀土。
就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特朗普偏偏要“插手”巴西内政事务,要求巴西总统卢拉释放自己的“老朋友”博索纳罗。
这种干预司法的行为引发了巴西极度不满,双方闹翻之后不光是贸易协议没有签成,稀土合作这下也没影了。
近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亲自前往美国,和特朗普签字达成合约。
这件事其实前段时间已经有端倪了,今年7月底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计划中,外媒已经注意到了“关键矿产合作”这一项。
因为美国最缺的“关键矿产”无疑就是稀土,当时就有很多媒体猜测,巴基斯坦和美国已经在谈这件事。
这几年巴基斯坦经济困境没改变,谢里夫上台之后仍然深陷外债高企、通胀飙升的困境,欠其他几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钱已达1300亿美元。
巴基斯坦现在的财政状况差到,已经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需依赖外援”维持,这些稀土如果能换取外汇存底的情况下,巴基斯坦肯定认为很有诱惑力。
再者来说,巴基斯坦在国内拥有储量可观的稀土资源,根据外媒预估价值达8万亿美元之多,其中有很多还是轻稀土。
但巴基斯坦没有独立的技术和条件开发这些稀土,他们常年资金匮乏,缺乏启动大规模开采的前期投入,连设备都买不起。
在技术方面,巴基斯坦也是未达到门槛标准,距离高效环保的开采与提纯工艺非常遥远。
即便是能开采出来,也因为巴基斯坦基建滞后等困境问题,又缺乏资源富集区的电力、交通等配套设施,稀土也难卖出去。
其实还有一点是,外界猜测巴基斯坦通过此举加强和美国的关系,也是他们“卖稀土”关键原因。
这不光是因为美方承诺助力巴基斯坦建立完整产业链,给他们进行其他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也还是为了在未来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比如IMF)中,能更有力地获取援助以及贷款。
前几个月,巴基斯坦元帅穆尼尔已经两次访问美国和美方强化关系,是一点都没有掩饰想和美方合作的意愿。
同时也因为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宿敌”关系,在这几个月印度和美国关系变差之际,巴基斯坦正在趁着这个机会“见缝插针”。
稀土作为高端军工与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材料,是美军隐身战机、核潜艇、导弹系统等装备制造必不可少的“血液”。
原因在于,特朗普上台之后刚好接了拜登时期的“盘”,面临稀土被中国管制的局面。
除了上文提到的和巴西“告吹”的协议外,美国和乌克兰也签署了稀土协议,不过因为大部分稀土在顿巴斯地区难以开采。
他们还和刚国(金)签署协议,美国同意帮助该国“实现和平”,驱赶M23运动,后来特朗普政府也没做到承诺的事项,巴基斯坦的协议来的正是时候。
按他们自己的说法并非如此,巴基斯坦当前希望“求生存”,就需要在中美之间寻求空间的平衡策略。
巴媒体认为他们和美国能形成贸易合作伙伴,双方达成一些战略能源、石油开采的交易等等。
但归根到底,中国仍然是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投资方,从中巴经济走廊到矿产开发,双方合作已经很深入,而且还是“长线结构”,中国的地位根本不可替代。
此时美国媒体也提出另一个质疑:稀土问题解决了,技术问题怎么办?这总不能向巴基斯坦政府买吧。
事实的确如此,美方现在获得充足的稀土供应之后,还要继续陷入“有矿无链”的困境——虽有稀土资源,却缺乏加工能力。
举例全球98%的氧化铽在中国生产,其他几个国家进口然后转卖,但其实还是中国生产的。
但要解决如何精炼这样的一个问题,靠特朗普现在“全球买稀土”策略是肯定不行的,巴基斯坦也帮不上美国任何的忙。
此前国外专家曾一度预测认为,中美第一轮关税博弈的“决胜点”,就是中方对稀土的管制出口。
只要特朗普没办法实现稀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就不可能贸然对华发起下一次“关税战”进攻,中国就还有反制的“王牌”在手。
《“持续约80分钟”,印媒紧盯:特朗普与巴基斯坦总理和陆军元帅闭门会谈》环球网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