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29日 全数会-2024智慧光伏与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参会登记
8月27日 OFweek 2024(第十五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抢先报名
即日-7.12 维科杯(第十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立即申报
【7月4日】天合光能至尊堂中国行·惠州站 抢先报名
9月15日,襄阳市人民政府与楚能新能源在襄阳市签订楚能襄阳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吴海涛,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海洋与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见证签约。楚能新能源副总裁朱小平
2025年中国电动车销量预计达1560万辆、全球储能新增装机电池需求超400GWh等因素驱动,电池市场仍在快速地发展。 不过,当前电池行业正经历技术迭代与市场结构优化,安全性与成本问题仍是短期焦点,市场
9月26日,海辰储能宣布,公司近日与欧洲领先的光储EPC Solarpro签订规模达2GWh的储能系统供货协议。 而在此前一天,瑞浦兰钧刚刚宣布其在9月16日与Energy Vault在美国签署了供货
9月26日,亿纬锂能(300014.SZ)公布消息称,该公司匈牙利德布勒森电池生产基地已于9月20日迎来机电设施进场,标志着项目全方面进入机电安装与调试阶段。 荆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振军一行现场见证
【摘要】2025年9月的第1周,亿纬锂能、先导智能、国轩高科等企业纷纷透露公司固态电池新进展,随着沪指收复3800点,固态电池板块也迎来一波涨停潮。 在产业政策与长期资金市场加持下,2025年上半年,多家
9月26日,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新新一代锂电池项目开工活动在宜昌市夷陵区举行。宜昌市委书记熊征宇出席并代表宜昌市委、市政府宣布开工。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红辉主持活动,宜昌市夷陵区委书记肖鹏飞、楚
据媒体报道,9月23日晚上,Boulder City一处太阳能发电站发生火灾。 据Boulder City通告,调度员在晚上7点左右接到911报警电话,称位于Henderson东南方向约15英里处,地
9月25日,锂电巨头瑞浦兰钧公布消息称,当地时间2025年9月16日,该公司与全球电网级储能解决方案领导者Energy Vault Holdings, Inc.(简称“Energy Vault”,纽交
秋风飒爽,2025工博会今天如约而至。作为全世界领先的传动与控制技术供应商之一,博世力士乐今年以“智造未来,自在掌握”为主题,携手博世集团以及旗下运动控制公司Elmo联合登场,集中呈现全球前沿技术、本土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加速,储能作为连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与电网的核心环节,正从“辅助配套”向“核心支撑”转变。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及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2030年之前,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预
刚落下帷幕的RE+ 25盛会上,海外客户对国内大厂各种大容量储能电芯“大开眼界”;殊不知,早在一个季度前,国内厂商就已经展开了一场“尺寸与容量”的博弈游戏。 在价格内卷、产能过剩、强制配储政策取消的大
9月18日,山河智能(002097.SZ)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湖南博邦山河新材料有限公司拟与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采购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孚能科技将向博邦山河采购磷酸铁锂电池负极材料
据极片Lab 9月16日消息,亿纬锂能已成功进入小鹏MONA的电池供应体系,后续车型基础版本中已规划亿纬锂能提供的电池方案,长续航版本则依旧采用比亚迪的电池。 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亿纬锂能将打破比亚迪独供MO
9月15日,证券交易市场上的亿纬锂能(300014.SZ)虽然冲高后出现回落,但至收盘仍为上涨0.15%,收盘价为73.92元/股,当前总市值1512亿元。 而市值重回1500亿之上的亿纬锂能,近期在固态
时隔近两年后,特斯拉对其旗舰储能产品做了重大升级,重磅推出了两款新品,试图重塑全球储能竞争格局。 当地时间9月9日,特斯拉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RE+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大会”期间,发布了新一代储能产品:Meg
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消息显示,9月2日下午,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内蒙古信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钠离子电池及储能产业园项目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并现场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和公司注册登记。
9月5日,海辰储能宣布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领军企业BOS Power(Bertel O. Steen Power Solutions)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计划于2027年前在丹麦、瑞典、芬兰及挪威部署总规模达3
近期,移动电源的安全问题成为众多购买的人和行业热议的焦点,引发了用户的使用顾虑。随着工信部移动电源新规8月15日正式实施,整个行业迎来一轮以“极致安全”为核心的技术升级。移动电源作为贴身携带、高频使用的
智驱未来,能赋百业!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圆满落幕
动力电池是人形机器人的“心脏”,而它的“灵魂”则是人机交互能力。当前,机器人正从单一功能体向“情智双商”兼备的伙伴进化。与此同时,面对工业、医疗、应急等领域对机器人轻量化、高能量密度、极端环境适应性的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